太极理论 | 缠丝劲的规律,太全面了,太容易明白了
作者:陈正雷太极 · 崔广博
陈氏太极拳最基本的两种缠丝劲是顺缠丝和逆缠丝。但是,太极拳是整体运动,要求周身各个部位一动全动。所以,如果从各个部位的不同角度去体悟缠丝劲,顺逆缠丝可细化组合成多种不同的缠丝劲。
以手在身体周围位置的不同,加上步法的转换等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可演变成多种缠法,如进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和大小缠。
以双手而论,可归纳为双顺缠、双逆缠和一顺一逆缠。
以虚实而论,腿部的缠丝劲是由虚变实为顺缠,由实而虚为逆缠。
以双腿而论,左右腿一般为一顺一逆缠丝。双逆缠丝只是在发劲的瞬间出现。
以内而外论,从内往外转为逆缠,从外往内转为顺缠。
比如我们学习认字,到一定数量后,要学习组词、造句、作文。一样的道理,单项的缠丝如果一直练下去,不符合太极拳整体运动的技术要求,其结果根本达不到周身协调上下相随的效果,如陈鑫所言:“若各是各着,非阴阳互为其根也。”
和无数其他拳种一样,太极拳所有技术动作都是通过人体运动来完成的。人体特有的结构决定了人体自身独特的运动习惯规律。我们通过对太极拳缠丝劲进行技术分析,发现缠丝劲的运动方式极其符合人体的运动规律和技击的攻防原理,是全身各个部位的协调动作。缠丝劲在全身体现最明显的部位是手部,其次是腿部,其他各个部位无处不缠、无时不缠,只是表现不明显或者不显露于外而已。
所以,当我们了解身体各部位缠丝劲和组合缠丝劲后,就应当把意识从关注全身各个部位逐渐转移到以关注手腿(脚)为主。同侧的手和脚的缠法为一顺一逆;异侧的手和脚的缠法为同顺同逆。周身协调上下相随的关键在于上下肢体运动时间节点的把握。这样,我们在修炼体悟(单式、拳架、推手和实战较技都是一样的道理)时,只需将意识关注在稍节的手部,就可以避免把自然、顺遂、协调的周身整体缠丝劲做得支离破碎而影响运动效果。
这种把意识转移、升华至以手领劲,既顺应了人体自身的自然习惯和运动规律,同时又符合武术攻防原理,实为太极拳修炼功夫精进的必然结果。
至于缠丝劲的技术要领和技击功用简述则为:
练缠丝劲时上肢根节要收紧用力,手型规范,手法到位,才能不流于空画圈之嫌。
走化时的沾粘劲,发放时的断根劲,击打时的穿透力,擒拿时的拿劲路等所谓复合劲,皆为缠丝劲的积极功用。
- 上一篇:从“有心求柔,无意成刚”透析太极拳的运柔成刚!
- 下一篇:“景”里看拳,自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