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谈太极拳与气质
前些年,艺术家程之先生在中央电视台说戏时,曾讲了一个小故事。某戏班里有个年轻演员,向师父提意见说:我的武功已练得很好了,为什么演《挑滑车》时老是叫我演一般角色,应该也让我演演高宠才好。师父说:不错,你的武功是练得可以了,但让你演高宠却没有“大将风度”。
隔行不隔理,我们练太极拳也是要求达到良好的气质。良好的气质,就是精气神的展现,如演高宠要有“大将风度”。
初学太极拳的人,在一两年内能把所学一两套拳的动作做规范了,方向、路线、虚实等做正确了,就很不错了。这就是“入门先找形”。这时,好比在练写大字,间架结构已是初步定型,但气韵尚未跟上,还算不上已经练好。
太极拳爱好者,不能满足于仅能会打套路的一般化阶段,应不断磨练,精益求精。有一部分人在练太极拳时,往往漫不经心,不讲究动作要领,认为“我不想参加比赛,不想得名次,锻炼锻炼身体还不是一样的吗”?这是肤浅的认识。要知道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医疗作用、艺术造型作用和技击作用四者是相辅相成的。漫不经心又不到位的练法,健身效果当然要差得多(对年老体弱者,应依具体情况,不必强求到位)。更有一些人,虽练拳多年,但打拳时萎靡不振,前俯后仰,呆头缩脑,目光呆滞,如同摸黑蹒跚,还自我欣赏是在练内功。对于“内、外”是这样解释的:“属于内者,即所谓用意不用力,下则气沉丹田上则虚灵顶劲;属于外者,周身轻灵,节节贯串,由脚而腿而腰,沉肩曲肘等是也。”应知“练功不忘形”的道理。然而社会上有的人有“重意不重形”的址津对昕谓“雷音不萤形”.府押解为在学拳过程中,在外形也很熟练、准确、定型的前提下,要追求意领神随,做到内动带外动,内未动外不发。
就“重意不重形”这句话来分析,是带有片面性的,容易给人造成解,坠入误区。内外应是并重的,不能谁重谁不重,“外不顺则内不合,神无形则不存”。太极拳是奉行“身心合一,形神兼养”这个原则的,对形要求做到“形如搏兔之鹘”,对神要求做到“神似捕鼠之猫”,处处都要有精气神的展现,归根结底,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气质问题。
气质是什么?巴甫洛夫根据对动物和人的研究,认为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动物和人行为中的表现。中国古代文人学士,在写文章时,都重视气质,所谓“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气盖世”就是气质非凡、气吞山河、英雄盖世的意思。田汉先生赠盖叫天的一首七言诗,开首两句“争看江南活武松,眉须如雪气如龙”,还是这个气质问题。
有人认为气质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这是片面的。《辞海》注释,认为气质是“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认为“气质的特点一般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显示出来”。我们承认有天资,但不赞成唯天资论。先天之后还有后来,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之不足,或可赶上和超过所谓先天。大发明家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京剧大师梅兰芳也说过:“我是个笨拙的艺术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气质”这个东西,有人认为不易琢磨,难以表达,其实也不是那么玄奥。《太极拳论》讲得很清楚:“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历来多少太极拳名家和理I论家,一方面继承前人的经验,一方面凭自己几十年的练功体会和毕生精力,总结出一些很好的理论,大都涉及到气质的修炼问题,对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如陈鑫、武禹襄、杨澄甫以及近代武术理论家顾留馨等的经典著作,还有《中华武术》经常发表的一些好文章,真是洋洋洒洒,点拨教化,引人人胜,回味无穷。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默识揣摩,努力实践,锲而不舍,不仅对“形”的修炼大为有益,对精气神的展现也会得到要领,明确修炼方向,从而使气质神韵渐至炉火纯青。
练拳的实践如果没有理论指导,就是丢掉了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全凭自己去摸索,不知要走多少冤枉路,闯入多少误区。所以一定要把前人的好经验继承下来,有继承才能更好地发展。
太极拳是一种文化。陈鑫说:“虽日习武,文在其中矣。”因为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更重要的是她蕴含着中华民族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先贤们为我辈留下了许多宝贵文化遗产,我们可以取之不尽。四十余年来,笔者苦心求索,总觉每次阅读揣摩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真是百读不厌,开卷有益。
愿拳友们在演拳时都有良好的精气神展现,都有高雅的气质,光彩照人。
- 上一篇:如何理解太极拳中的“气沉丹田”
- 下一篇:如何理解太极拳里的“一动无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