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闻道讲堂 > 太极哲学 >

正雷讲堂|中华文化源流之气功学说

时间:2016-09-12作者:HUI 点击:

  今日,正雷太极书院暨陈正雷太极拳北京总馆特邀原国家行政学院书画研究院院长,现国家行政学院书画研究院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印社会员、兼任中国绘画艺术研究院顾问—廖自力,来太极书院为大家分享中华文化的源流——《气功学说》,这是廖老师在我院继《中华文化孕育期》、《河图洛书》、《易经》、《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学说》、《太极学说》之后的第七次文化分享。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应邀前来的还有国家行政学院青年干部班的几位才俊,是廖老师的学生。  

  廖老师首先指明,中华气功和中华武术一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古代,并没有气功的概念。“气功学“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后逐步形成的学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形成多次发展的高潮。  

  气功(炁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这算是几十年来相对公认的一种定义。廖老师在此定义的前提下,结合自己修炼气功的亲身经验和渊博的学识积累,从现代的角度对气功这一神秘概念做了解读。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 “气”这一概念经过不断的丰富与发展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气”文化,儒家、道家、佛家、医家、兵家、堪舆学、武术、建筑、琴棋书画……无不谈气。简单来看:

  儒学中《论语·乡党篇》言孔子屏气似不息者,孟子曰:善养吾浩然之气。

  道家有老子的“专气致柔”与庄子的“真人之息以踵”。

  佛教密宗在三脉七轮这十个部位的修炼都与气密不可分。

  中医上“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所述便是气的通畅与否。其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对机体具有防御、固摄、气化等功能。

  兵法上两军对阵,有一鼓作气之说。孙子曰:“杀敌者,怒也。”激发士兵的怒气可以使其奋勇无比,一人拼命,万夫难当所形容的也是这股士气。

  东晋郭璞的堪舆巨作《葬书》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则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风水学中许多理论的本质在于为“气”服务。

  在内经拳的习练中,“养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中国传统建筑学与堪舆学密不可分,上至宫殿建筑、园林建筑,下至寻常百姓的普通房屋,其建筑上的“聚气”、“纳气”原则是不可忽视的。

  琴棋书画中,相传伏羲发明琴瑟,就是为了使人身之气通顺流畅、平息杂念净化心灵。围棋中的“气”是棋子的“活路”,气被堵死了,相应的这部分棋子就要被提取。在中国传统的书法上,对毛笔的应用也是一种对“气”的掌控,下笔分阴阳,阴为虚,阳为实,笔锋力度大的方向为实,力度小的方向为虚。这里虚实所形容就是“气”,线条会因虚实变化展现出各样的形态和意境。绘画历来就有气韵生动的说法,清代周星莲的《临池管见》中谈道:“古人谓喜气画兰,怒气画竹,各有所宜”。不同的“气”表现出的是不同的情感意识,其表达出来的意象也不同。

  ……

  可以说“气文化”广泛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极多的关于气的通俗化词汇:生气(愤怒);生气(生命之气);生气(愤怒);生气(生命之气);正气(政治类,文天祥:天地之间有正气,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当今:树正气,立新风);朝气、暮气;大气、小气;灵气;书卷气;文气;雅气;土气、俗气……  

  廖老师在对气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得出了练气功的目的是使正气增加、有序,以正气消灭病气激发潜能。使大家更加易于理解和信服。接着廖老师从历史的角度对“气功”进行了阐述。提到了《行气玉佩铭》、《庄子·大宗师》、《庄子·人间世》、《庄子·刻意》、《淮南子·精神训》、《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等古籍中与“气功”有关的记载,并对其中文字进行了解释和分析,使在座的听众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气功文化”的渊源流长与博大精深。  

  廖老师说,古人关于气功方面的记载甚多。后世气功与医学及各种修炼、宗教等相结合,以至理论、功法等如汪洋大海。但是有一些共同的内容,大体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松静自然、深细匀长。老师特别地强调前四个字是说身形和精神,身体放松、放松筋骨肉、松而不懈;心神入静,排除杂念。后四个字说的是呼吸,四个字同时做到。做到这八个字,可以说基本得到气功的精髓了。廖老师本人具有习练气功的深厚经验,站在相对专业的角度,他为我们解释了调息、调身、调心(即三调)的概念和作用,并对其内在原理及现代科学前沿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了分享,使我们认识到气功得确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最后,廖老师满怀关切地强调了练习气功的注意事项,第一、学习基本理论,把握正确方向;第二、循序渐进;第三、持之以恒;第四、忌空、假、杂、急、助。并且指出练太极拳是上层选择。 练的好,事半功倍、锦上添花、身心俱进,练的差,至少也是气血流通,身体健康,而无副作用。  

 

  正雷讲堂之中华文化源流第七期合影留念

  廖自力教授个人简介:生于1949年7月,祖籍江西龙南,居住地北京。中山大学哲学硕士,1989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印社;原国家行政学院书画研究院院长,现国家行政学院书画研究院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印社会员、兼任中国绘画艺术研究院顾问,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浙江天目书画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