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之“养”背后的深层次内涵
清静之心能养精,平和之心能养气,虚无之心能养神,宽容之心能养性,行善之心能养德,诚敬之心能养道,平淡之心养五脏,舒畅之心能养形,中正之心能养拳,坚韧之心能养志。
太极之“养”,深厚的内涵源自何处?
无极与太极
太极拳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会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有利于脉气在全身上下、内外循环无端的经络系统中运行,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使气血充盈全身,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营阴阳,维持和保护机体功能,加大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
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系辞传又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
阴阳之道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于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天下有常胜之道日柔,上善若水,柔可以克刚,避实以击虚,持后而处先。
太极之圆融
自然界中,日经月行,星环辰绕,莫不循圆以为轨道;水滴而形珠,石磨而状卵,石滚水注,莫不符合圆的规律;禽兽的扬降与走跃,也莫不留下圆弧之轨迹。
人类发展了科学技术,而察今日飞机之螺桨,车辆之转轮;电动之机械,乃至物质之微观结构,同样无一脱离圆的运动。直线是无限大的圆之一段,点即是无限小的圆,螺旋则是国与其它因素的合成。圆运动乃是万物运动的本质,乃是乾坤大道,乃是太极之道。
人身之阴阳,往往不得其平,则血气滞而疾病生。作为内功拳,太极拳以功为本,为拳为母,以养为主。内功修炼之功法疏通经络、平谧阴阳,培补内气,增长内功。
练拳须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太极拳之走架,动静相兼,内外俱练,性命双修。始自无极,一阳初动而太极,分阴阳而两仪,三才,四象,五行,继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螺旋曲折;阴阳相生,内外开合,归于无极,彻底地反映出万物的运动规律。
拳架之形势,环圈层叠,螺旋缠绕,动静相兼,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形意相任,开满合严,松沉浑厚,观之自然流畅,如龙如川,十分美观。
太极拳以行拳走架为活桩;练意不练肌,要求静心慢练,会练善养,有助于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虚至虚灵之境界。
通过拳架的修炼,每一层有每一层的境界,这一过程,也使修炼者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滋养,对修炼者的身心健康和养生有着巨大的补益,通过对太极拳的修炼,获得身心和谐统一的至善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