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试试这些方法掌握太极拳四法
太极拳整体动作之眼法
眼法要随着主要的手的动作而向前平视。凡动作变化首先用意识指导内部(内脏)向预定前去的方向作好安排,眼神先向预定前去的方向前视,然后身法、手法、步法跟上去,所谓“一转眼则周身全动”。这是“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内脏),然后形动(外形)”的细致的锻炼方法。这样细心体会地去练,可以逐渐做到:意到、眼到、身到、手到、步到,说动一齐俱动,说到一齐俱到,“形神合一”,也就能达到练拳有精神的评语。
看人练拳时如何看出他的精神贯注?首先可以从眼法上来判断。俗语说:“神聚于眼”,“眼为心之苗”,有些人在练太极拳时专将目光轮流注视左右手掌,不随动作的转移将目光前视,对锻炼视力的灵活性和延展及远是没有帮助的。眼神不灵动,定式时目光不严正地前视,则意无所专注,劲不能充足,神不能团聚,必然使观者感觉到练拳者毫无神气。那种采用静坐时“垂帘闭目”式的眼半开半闭以及专视手掌的练法,除了对养静有益外,对锻炼视力是没有好处的。练拳时目光随动作转移而向前方远处凝视,既能使眼球神经获得训练,也有助于视力的恢复和增强。
在花树丛多的绿化环境中练拳,既有利于呼吸新鲜空气,使身体能适应气候的变化,也有利于视力的恢复和增强。一天有一定时间进行锻炼,对患病者大脑神经的恢复是有好处的。每天在公园练拳者比在室内练拳者在疗效上、健身效果上要好的多,其道理就在这里。当然,在雾浓露重、烈风阵雨中练太极拳或锻炼气功疗法,是害多利少的。
练拳时能够婉曲匀称,气势相连,好像风中杨柳,摇曳生姿,富有节奏的情趣,是练功夫日久后,身手步协调,上下相随,内外合一的表现,这是“诚于中,形于外”,里边有情有景,外形上才能显示出气象万千的“神气活现”。而“神气活现”,主要从眼法上透露。太极拳名家在演拳时“目光如电”,“目光四射”,“威而不猛”,不但在技击作用上为了识透对方的动向,所谓“其机在目,敌情预晓”,以及先发制人地用眼法慑服对方;在艺术形象上也由于目光的灵活有神使演拳富于生命力。
目光经由手指尖或中指间前视,意贯指尖,指肚着力,食指或中指劲到,余指劲也到;手指尖劲到,足趾尖劲也到。眼神须照顾上下两旁,要表现出大方、舒展、严肃、沉静的神气。劲只能贯到九分,神气要贯到十分,劲似乎贯足而尚未贯足的时候,下一势的动作就接着变动。每势完成时的“似停非停,停而不停”,是太极拳 “势势相承,着着贯串”的必要条件。“劲断意不断”,“断而复连”,即是指的形式上似乎停顿,而意识仍然贯注,内劲仍然运转。
对极度神经衰弱者,眼光随手转动向前平视即会感到头晕者,可以采用静坐时“垂帘闭目”式的眼半开半闭来练拳,这是可以根据情况作决定的。拳的练法要适应学者的体力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
太极拳整体动作之手法
太极拳的手法,手臂须松柔圆活,并须刚柔相济,忌硬忌滞,动作螺旋式地旋转作大小不等的弧形或环形,横直顺逆,起落伸缩,应走弧线,使关节圆活如意,筋肉纤维得到松舒的活动。太极拳术语的“沉肩坠肘”就是要把肩关节、肘关节放松。沉肩坠肘可以帮助胸部宽舒,背脊有力,气不上浮,也有利于手臂引伸、收缩时力量加大。放松肩肘关节,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必须在每次练拳时对每个动作都用意识引导放松,特别在姿势变转时要用意识引导放松并旋转肩肘关节,起到“伸筋拔骨”的作用。只有先把肩肘关节松开,手臂动作才能灵活圆转,不僵不滞。
练拳时用意不用力,动势时要以手领肘,以肘领肩;停势前要以肩催肘,以肘催手;轻轻运动手臂,微微有膨胀延展的意思始终贯串在两臂之中,“膀随腕转”,“腕随掌转”,触处成圆,拳论所谓:“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凡需加大运动量者,上下肢都要贯劲。“源动腰脊,劲贯四梢”。上肢的以意贯劲须敷满于全部手臂,而劲点则随动作的技法作用而随时变换,沉肩垂肘,内劲贯足,沉着、松静,兼而有之。两肩切不可贯劲,两肩宜松沉,手臂动作才能灵活无滞,也有助于沉气。内劲由两肩收于脊背,注于腰间,由上而下,谓之合;内劲由腰间通于脊背,布于两膊,达于手指,是由下而上,谓之开。太极拳功夫之步骤,先求松静,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以至不柔不刚,亦柔亦刚。贯劲之法,为积柔成刚阶段,为增强体质,发展力量打下坚实基础。是功夫从实处下,从实处托出虚来的阶段。即前人说的:练成浑厚之劲,再从浑厚劲练出轻灵来。用功日久,手臂自然地会产生沉重的感觉,沉重中带有轻灵,轻灵中带有沉重;轻灵而不流于漂浮,沉重而不犯僵滞。手臂圆熟,内劲像水银那样地既沉重又流动灵活,随意可转移到某一点。这就是拳论“运劲须无微不到”,“劲似松非松”,“似刚非刚,似柔非柔”,“外似棉花,内如钢条”所要求达到的境界。
腕关节要圆活,手指宜松柔微曲,前推时掌根微微着力,手指微曲而不犯硬,手指太曲则不易意贯指尖,太直则犯硬。意须贯到手指,指肚微微着力,练习稍久,便会感觉到指尖膨胀,指肚也显得饱满,这是血气旺盛,达于尖端的征象。拳论说:“劲贯四梢”,四梢指的是两手指尖和两足趾尖。这种劲贯四梢的锻炼方法,能使周身劲力集中于手指尖、足趾尖,极为符合于“运劲须无微不到”,气血周流全身,达于尖端的运动生理。今天我们锻炼太极拳的目的是为了治病、保健、为了增强体质,在锻炼方法上仍然采用技击家的锻炼方法,当然不在于追求它的技击性作用,而是为了它在运动生理上有增强体质的价值。
腕关节也必须灵活而又沉着,不可松软,也不可强硬,处处要“似松非松”,叫做“坐腕”。手和腕的圆转、轻灵、沉着,才能符合“全凭两手转”的练法。
练太极拳从全身来讲要求“上下一条线”;从两手来讲要求“全凭两手转”而不离中线。人身的“上下一条线”为头顶至尾闾;中线以鼻与脐为界限。两手运转时,左手管左半个身体,右手管右半个身体,中间以鼻与脐为中线,在左手往右运转,右手往左运转的过程中,都须经有上对鼻尖,下对足尖的一瞬间,使动作在圆转中不离中线,对身法的保持中正,不散漫不歪斜极有关系。
太极拳整体动作之步法
步法中的几个基本姿势称作“步型”。步型经过移动转换才称作“步法”。
太极拳对步法的要求是:进退转换,虚实分明。左虚则右实,左实则右虚。前进后退时,身腰随着转换。迈步要轻灵,不可重滞;落步要稳健,不可摇摆、颤动或笨重。
步法是平衡和支撑全身的根基,动作的灵活或迟滞全在步法的正确或错误。
太极拳的步法和手法同样地须走弧形,划圆圈,决无直来直往,直上直下的动作,腿部的动作又须和手臂的动作同时协调进行,只有“手随足运,足随手运”,才符合 “上下相随”的原则。迈步时先须将一侧的胯根微内收,这一侧的腹部充实,坐稳在一腿,稳定重心,然后另一腿缓缓地弧形迈出,但膝关节须微屈,保持膝关节的蓄势和灵活性。落脚的方向、角度和转变时足尖的外撇、内扣,或足跟的左旋右转,其主次先后,都须辨别清楚,虚实主次,条理分明。
太极拳步法的虚实变换,是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这是为了动作做得细致,为了“运劲须无微不到”。这种渐变地分清虚实的练法,轮流以一条腿支持全身的重量,似乎得到轮替休息的好处,但因动作的缓而匀,近于静力性运动,所以实际上一条腿的支撑力很大,因此运动量也是很大的。久练太极拳的人,腿部肌肉特别发达,健步如飞(太极拳的双人推手是一种竞技性的运动,因此坚持推手运动的,上肢的肌肉就特别发达。)但对于初学太极拳者,即使是身体好的也会感到不易支持,因此对初学者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开头不应该要求步法分清虚实,开头只能要求迈步小些,架子高些,降低它的运动量,以后视熟练程度和体力条件再要求迈步大些,架子低些,分清虚实和均匀地渐变,逐步提高运动量,逐步增强腿力和膝关节的支撑力量。
两足虽然分清虚实,还应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站煞”。只有虚实相互渗透,才能变化灵活。
凡前进的腿,必须先提大腿,虚劲于膝,带起提脚跟,足尖斜向下垂,然后足掌和足尖落地,全面落实。做云手动作时横行前进的腿则须先落脚尖,然后足掌、足跟落地,全面落实。
凡后退的腿,必须先提大腿,蓄劲于膝,带起脚跟,足尖斜向下垂,再缓缓后伸,先落足尖或足掌,然后全面落实。
两足开立,凡后腿稍向前移,不向前迈出的,都是先提大腿,蓄劲于膝,带起提脚跟,先落足尖或足掌,然后足跟落地,全面落实。如“左搂膝拗步”接“手挥琵琶”,“单鞭”接“高探马”等足部动作,都是后腿向前移动而不迈过前腿,这种步法,称作“跟步”或“垫步”。后足虽向前进而不迈过前足的,都是先落足尖或足掌,由于前后足尖距离不大,前后足跟可在一条直线上对齐。
凡前进或后退时步伐较大,如“搂膝拗步”前进的弓箭步,或如“倒辇猴”后退的丁八步(弓箭步的反式),后者足不应站在一条直线上,要站的偏开些,较易在动势和停势时站得稳当。
凡需加大运动量者,上下肢都需贯劲,“源动腰脊,劲贯四梢”。下肢贯劲之法,骶骨要有力下沉,带脉极为充实,臀部与足跟成垂直线,屈膝开胯圆裆,臀部之力要贯到足跟,由于躯干和上肢的重量下压,膝关节更坚固有力。双足之劲,似乎缠入地下,有盘根错节之意;前足沉实踏地,小趾着力,中心落在两足中间。两足的虚实变换全在随势由腰裆的变换来移动两足的虚实比例。
岁久积功成,下盘就能在任何变动过程中保持平衡,稳固如大树之不可动摇。在推手时就能劲起脚跟,力由脊发,达于手指,发力较大、较集中、较快。
太极拳整体动作之身法
太极拳的身法,主要为“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处处不使身体各部位散漫失中,要表现出中正、大方、严正、舒展、和顺的形象。前进、后退、左旋、右转时,四肢动作不论如何转换,自头顶、躯干至会阴,始终须形成一条直线(“上下一条线”)。拳论说:“百会(头顶)、中极(脐下小腹处),一气贯通。”凡是身向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失去重心垂直线平衡的,都是不符合要求的,都是身法上的缺点。两肩与两胯,两乳与两肚角的上下对齐,齐进齐退,不先不后,是做到身法上“上下相随”,“上下一条线”的关键。
太极拳身法的“中正”,和静坐时的身法端正是一致的。保持躯干正直,对老年人特别重要,上身前俯,头向前倾,弯腰屈背,失去虚灵顶劲,这是衰老的象征。许多著名书画家,不论在工作或平时,都是“正襟危坐”,躯干笔挺的。
但是练拳不能不有伸缩,身法有时也有歪斜,有时弯腰幅度极大,只要仍然保持“百会、中极,一气贯通”的原则,这就是所谓“中正之偏”。
身法的中正安舒、轻灵圆活与沉着稳重三者相结合,是太极拳身法的特点。
陈、武两氏拳家在讲究身法时,主张全身整体劲的蓄发相变是需要“一身备五弓”的,今试为阐发其具体操作方法于后,供爱好太极拳技术者揣摩。
“一身备五弓”指的是身躯犹如一张弓,两手为两张弓,两足为两张弓。五弓合一,即为全身的整体劲,触之则旋转灵活,能蓄能发,滔滔不绝。
手弓以肘为弓把,以注意于肘节,使沉着松静而有定向。手腕和项下锁骨为弓梢,弓梢必须固定,前后对称;手在松柔灵活中用坐腕来固定(掌根微微着力而下沉,腕节柔而不软,称作“坐腕”);锁骨用意来固定,不使摇摆;锁骨管着两手的动向,锁骨的固定是两手固定的前提。手弓备则听拿化发,处处能整而不乱。
足弓以膝为弓把,胯骨与足跟为弓梢。足弓备,则膝关节有力而微前挺(膝关节不可超过足尖),胯骨松沉而后撑,臀部与足跟齐,臀部之劲要贯到足跟,两足根(足趾、足掌、足跟)下沉而又劲往上翻,腰腿之劲自然相顺相随。“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相反相成,对拉匀称。使能做到劲起脚跟,主宰于腰,通于脊背,形于手指。
五弓合为一弓,以身弓为主,手弓、足弓为辅,是以腰为轴,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上下相随,中间自然相随。
每站一势,须检查是否五弓俱备,是否形成既能“八面支撑”,又能“八面转换”的蓄势。“八面支撑”是稳固厚重,“八面转换”是旋动灵活。
太极拳全身的总虚实总在于腰肾的转换,腰肾转换的枢纽在于腰脊命门穴。腰脊一转而周身全动,缠绕运转,无不顺遂。内外合一而主从不乱,从而贯串协调。腰脊命门穴是“身弓”中关键的关键。
五弓合一在推手时表现为一搭手即五弓俱备,源动腰脊,周身劲整,就能“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弧形走化,直线发劲,蓄发相变,滔滔不绝。所谓:“全身都是拳”,“全身处处是太极”。
五弓合一是全身内外整体劲练法的一种具体规定,练拳和推手是一致的,练拳即是推手,推手仍是练拳。一站势为静,静中触动;一变势为动,虽动犹静。处处时时能“五弓俱备”,是做到“劲以曲蓄而有余”的必要条件。
- 上一篇:陈氏太极拳之要点——陈子明
- 下一篇:陈氏太极拳|陈正雷演示五种推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