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太极文化 > 太极拳理 >

太极拳著解(四)血气、情、景、神、化

时间:2018-07-14作者:GJ 点击:

  ——陈 鑫

  编者按:本篇是《太极拳著解》的最后一篇:血气一节指出血气乃拳家所谓横气;情一节提出练拳不可无情至,交手不可看人情;景一节说打拳需打出一番景致;神一节以眼神为例,说出拳有神则入室矣;化一节总结全篇:太极之理发于无端,成于无迹,似孔圣人言:七十从心所欲不愈矩。纵观全篇《太极拳著解》一文实为习拳练功的指导纲领。

  中气与浩然之气,血气辩

  中气与浩然之气稍异;与血气大不相同。

  中气者,太和之元气。即中庸所谓:不偏不倚而平常之理,宰乎不刚不柔、至当却好之正气。能用此气以行于手(言手,而全体皆在其中),天下未有穷之者。如或有人穷之,非功夫未到十分火候,即涉於偏倚不中故也,涉於偏倚,非人能穷我,我自穷也。此气之贵得乎中。名之曰中气,非气之行于官骸之中谓也(官骸之中,是当中之中。中气之中,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理,宰乎刚柔得中之正气元气)。

  浩然之气者,大约涉于刚一边多。观于孔子、孟子之气象可知。孔子言语 极和平,孟子气象就带廉隅。即其自谓,亦曰至大至刚。吾故曰涉于刚一边居多。然要亦是秉受之元气,特稍涉于严厉。谓之为元气则可,谓之为太和元气似少逊耳。此所以与中气略有不同处。而耍拳者能以浩然之气行之,技亦过乎大半矣。再加涵养功夫,则几乎中气矣。

  至于血气,乃血脉中流通之气,即拳家所谓横气也。全仗年轻,力气勇猛,而以不情不理凌压敌人。失败者多。即间获胜,力气过大偶然胜之。一遇行手,气虽大而亦败。苟能稍遵规矩(谓打拳成法),亦能打人。但能屈敌人之身而不能服敌人之心。至于中气,能令敌人进不敢进,退不敢退,浑身无力,极 其危难。足下如在圆石上站着,不敢乱动。以上所辩,未知是否。以俟高明者指正。

  情

  理与气发于外者为情。人直交接往来则曰人情;文之抑扬顿挫则曰文情。打拳之欲抑先扬,欲扬先抑,其间天机活泼,极有情致,如木偶人一般。死蛇塌地,有何景致。又安能见其生龙活虎,令观者眼欲快睹,口中乐道,心中愿学?此拳之不可无情致也。至于与人交手,断不可看人情。一看人情,则人以无情加我矣。乌乎可。

  景

  一片神行之谓景。其开合收放。委婉曲折,种种如画,是之谓景。景不离情,犹情之不离乎理,相连故也。

  心无妙趣,打拳亦打不出好景致。问何以打出景致,始则遵乎规矩,继则化乎规矩,终则神乎规矩。在我打得天花乱坠,在人自然拍案惊奇。里面有情,外面有景,直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阳春烟景,大块文章, 处处则柳垂花娇,着着则山明水秀。游人触目兴怀,诗家心怡神畅,真好景致。 拳景至此,可以观矣。

  神

  神者,精气发生于外,而无难涩之弊之灵气也。天地间无论何物,精神足,则神情自足。在人虽存乎官骸之中,实溢官骸之外。大约心、手、眼俱到有神, 无神则死煞不活,不足动人。

  神之在人,不止于眼,而要于眼则易见。故打拳之时,眼不可邪视,必随手往还。如打揽擦衣,眼随右手指而行,揽擦衣手到头,眼亦到头,注于中指角上,不可他视。眼注于此,则满身精神皆注于此。如此,则揽擦衣全着俱有精神。神聚故也。打单鞭,眼注左手发端处,随住左手徐徐而行,至单鞭打完,眼即注于中指角上,不可妄动。打披身捶,眼注于后脚尖,打肘底看拳以及小擒拿。眼注于肘底拳上。打斜行拗步,右手在前,眼着于右手。打抱头推山,两手虽俱在前,而以右手为主,眼虽并注,而注于右手居多。打指裆捶,眼注于下。打下步跨虎,眼注于上。打演手捶,眼注于前,打回首捶,眼注于后。

  大抵上下四旁,某处当令。则眼神注于某处。此是大规矩。亦有神注欲此,而意反在于彼者。此正所谓大将军八面威风。必眼光四射而后威风八面,处处有神也。

  打拳之道,本无此势,而创成此势,此即自无自有,何其神也,而况神乎 其神,何莫非太极阴阳之所发而运者乎。拳至此,已入室矣。动静缓急,运转 随心,何患滞涩而无神情乎。

  化

  化也者,化乎规矩也,化之境有二:有造化,有神化。造言其始,化言其终。神化者,夫子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也。打拳熟而又熟,无形迹可拟, 如神龙变化,捉摸不住,随意举动,自成法度,莫可测度。技至此,真神品矣。

  太极之理,发于无端,成于无迹,无始无终,活盘托出。噫,观止矣!拳虽小道,所谓即小以见大者,盖以此。拳岂易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