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太极文化 > 太极拳理 >

练拳贵在悟拳,悟拳贵在找感觉

时间:2017-10-29作者:YH 点击:

  练拳重在找感觉练拳贵在悟拳。太极拳的内在感觉是习练者将领悟到的拳理习练“上身”的体现,是“心悟”到“体悟”的升华。太极拳中不存在身体的局部运动,不单是举手投足,就连一个呼吸、一个眼神,甚至一个意念,无不是太极拳整体运动的组成部分。

  正雷太极书院张晋僖老师在馆内为Jim指导太极

  一、“骨升肉降”的感觉

  “骨升肉降”是指习拳者骨架挺拔上撑的同时肉体松柔下坠的感觉。人属于地球生物,肉体自然会受地球引力而下沉,人之所以能够站立,全靠骨骼向上的支撑,所以说“骨升肉降”是人类克服地球引力进行运动的必然。然而在练拳中是否能具有“骨升肉降”的感觉却是另外一回事情,只有当你的身心真正放松下来后才能体会这种感觉。心意拳大师解铁夫先生将“骨升肉降”的感觉形象地比喻为“玉树挂宝衣”,“玉树”指人的骨架,挺拔向上;“宝衣”指人的肉体,松柔下垂。最妙在一个“挂”字,它不仅喻示了骨的坚挺和肉的松垂,还揭示了行拳时骨与肉之间的关系:骨肉分离。“骨肉分离”是行拳时骨升、肉降、关节松的感觉,如同脱骨扒鸡,只要将鸡骨架提起来一抖,鸡肉就会离骨脱落。拥有这种感觉,说明你的肌肉没有紧裹在骨骼上,已经处于放松态。

  肉体的下沉标志着“松”,其所以能“松而不懈”,全赖骨架的支撑,失去骨架支撑的肉体只会瘫软松懈;骨架的挺拔标志着“刚”,其所以能“刚而不僵”来自于肉的松沉,失去肉体松沉的骨架必然僵硬紧张。因此找到“骨升肉降”的感觉,就为开启太极拳“刚柔相济”的大门找到了金钥匙。

  为了寻求“骨升肉降”和“骨肉分离”的感觉,预备式时,我们可以将自己的骨架想象成一根竹竿,随着缓缓的吸气,将骨架从下到上(脚→腿→脊柱→头顶)象竹竿那样节节竖立起来,虚领顶劲,百会接天。然后保持住竹竿的挺拔状态,随着缓缓呼气,将肉体想象成湿漉漉的风衣挂在竹竿上,从上向下层层下坠,气沉丹田,涌泉入地,从中体会“一领百沉”那种对拔拉长的舒适感。在行拳中,我们还要做到“三松三竖”:松肩竖颈,松胯竖脊,松踝竖腿,借以使“骨升肉降”的感觉保持贯穿套路始终。

  二、“自身重量”的感觉

  “自身重量”的感觉是指行拳时我们觉得四肢如同负重。由于人生来就在地球引力下运动,以至对自身肢体的重量失去察觉,我们只有在体外荷重时(如拎一桶水)才会有负重感。如果你在行拳时感觉到四肢的沉重,就说明你的身体真正放松了,放松的状态越好,肩、胯关节松开的程度越大,四肢的沉重感就会越大。这种沉重感是僵力去除、身心放松后肢体受重力作用的结果,所以拳论有“由松入沉”的说法,可见“沉”是对“松”的验证,正如杨澄甫先生所说:“如能松透即是沉”我们可以通过“起势”来找一找“手臂重量”的感觉:两脚开立,松开肩关节,好像肩部水管的阀门被打开,随着呼气水慢慢从肩流至肘、腕、指,使两臂松软软、沉甸甸地挂在肩膀上,身体重量下沉通过两做入地。随着吸气,靠脚下之反弹力上传到腰脊将两臂掤挑起来(此时万不可用肩臂之力平举),完成两臂上掤,这时你会感到手臂的重心位于小臂处。两掌下按时,减弱腰脊的掤挑之力,随着呼气使两臂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缓缓沉落。臂膀不用力还要抬起手臂,慢慢就能练出手臂的沉重感;当你有了手臂的沉重感之后,将手臂的重力下移至腰脊,练习腰跨的松沉劲,达到身臂合一;当自身重力最后下移到脚下时,你就能练出了太极拳整体的松沉劲。

  宋书铭在《心会论》中指出:“地心为第三之主宰”、“足掌为第三之宾辅”,强调顺应地心引力来“主宰”行拳,即利用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反作用力来推动拳势进行。这句话突出了地心与脚掌的关系,沉从脚落,提从脚起,“沉”是顺应地心引力,“提”是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沉与提应趁着拳势的蓄发变化而转换:发势时为沉,脚掌植地生根,利于打击对手,用的是地球吸引力;蓄势时为提,身体轻盈灵活,便于动作转换,用的是地球的反作用力。这样,依靠身体的虚实变化透过脚掌来顺应地球的引力和反弹力,将地球的势能转化为行拳的动能。有人曾问王壮弘先生(著名书法家、武术家):“不用力怎能行拳?”先生答:“用重量不用力量”。所以能够善用自身重力和反弹力来行拳,找到身体“如水载舟行”的沉浮感,才算进了太极之门。


正雷太极书院张晋僖老师在馆内授课

  三、“脊柱行拳”的感觉

  “脊柱行拳”是指以脊柱为主动、以手脚为从动的行拳方式。学拳初期,是用手脚来打拳,使的是局部力和僵力。进而学会了以腰带臂,发挥腰部的枢纽作用。随着功夫的加深,“腰”会逐渐成长:先是与胯连成一体,以腰胯来带动手脚,接着脊柱上下伸展,形成一个连接百会和会阴穴的身体中轴线(也称“中垂线”)。臂和腿好像牵挂在身体的中轴线上,行拳时四肢在中轴线的带动下运动,起于中轴线,终于中轴线。武式太极拳家郝少如对此比喻说:“好象是一个大人挽着四个小孩走路,走到哪里小孩总是牵在大人的手里。”动手不动腰为僵手,迈步不用腰为死步。上肢要体会“以腰带臂”的感觉:双臂随着脊柱运动而做被动性运动,臂膀只是脊柱与手之间劲力传送的通道;下肢要体会“步随身换”的感觉:双腿随着脊柱的运动做虚实变换,虚时轻若飘带,实时重如泰山。

  我们常说:“四块松,全身松”,全身放松的关键在于肩、胯的放松,但是刻意去练松肩松胯很难达到目的,原因是我们长期形成了四肢主动运动的习惯,行拳时四肢总是不肯将自己的运动权上交给脊柱。只有当我们形成利用脊柱行拳的习惯后,四肢随着脊柱的运动做不用力的“惯性运动”,肩、胯岂有不放松之理?

  在太极拳中脊柱有三种运动方式:上下拉伸,左右转动和前后张弛。脊柱的“上下拉伸”使人体脊柱的 S曲线得到适当的调直,可以纠正头颈不端和突臀的毛病,做到身法中正。脊柱的“左右转动”是太极拳形成圆弧动作的动力源,是以脊柱带动四肢运动的主要方式。脊柱的“前后张弛”是说脊柱如同弓背,随着拳势的蓄发开合而含送张弛:蓄势时脊柱随着吸气微微后弓,称为“吞身”;发势时脊柱随着呼气微微前弛,称为“吐身”。行拳时脊柱随着拳势开合变化和拳势呼吸呈现出节律性的张弛,这是形成太极拳开合鼓荡的动力源。

  脊柱是人体的骨髓宝库、血液产地、神经通道和运动支柱,目前人类有85%的疾病都源于脊椎病变。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脊柱行拳”,就可找回脊柱富有青春活力的弹性劲,不仅于健康大有裨益,同时还为习练太极拳“周身一家”的整劲打下基础。

  四、“周身一家”的感觉

  “周身一家”是指行拳时“一动而无有不动”的整体运动。太极拳中不存在身体的局部运动,不单是举手投足,就连一个呼吸、一个眼神,甚至于一个意念,无不是太极拳整体运动的组成部分。这种整体运动观,是太极拳区别于日常生活及其它一些运动项目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习惯是能用局部力量完成的事情绝不动用全身。譬如我们去推一扇小门,只用手臂的力量即可,只有在推一部汽车或者进行拔河比赛时才会形成“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而形于手指”的发力链。可见,习练太极拳就要改掉长期养成的使用局部力的习惯,使四肢任何细微的动作都能在腰脊的带动下完成,做到周身一家。

  杨澄甫曾强调过:“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肢体,它最喜欢独立运动,所以我们练太极拳就要反其道而行之,体会一下“太极无手”的感觉。初期阶段是练形,要体会“太极无手,腰便是手”的感觉,也就是上述“脊柱行拳”的感觉。中级阶段是练气,应体会“太极无手,气便是手”的感觉,要求呼吸能够顺应拳势的变化,使呼吸和动作相辅相成、互引互随,身体有开合胀缩感。高级阶段是练神,须体会“太极无手,神便是手”的感觉,要求做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使神意、呼吸、动作三者相合,意到、气到、力到。全身关节放松且节节贯串,像是由根根竹节穿起来的玩具蛇,筋肉化僵为柔,身体像是一个具有弹性的柔性浑圆体,随着拳势的变化而开合鼓荡,产生“身如气囊”的感觉。


正雷太极书院张晋僖老师在中国建行总行授课

  五、“身如气囊”的感觉

  “身如气囊”意为行拳时身体如同一个充了气的大气球,随着拳势的蓄发、开合变化而胀缩鼓荡。蓄势时,体内能量流(“内气”)由四梢向丹田回收,身体有收缩感,此过程称为“合”,属阴;发势时,体内能量流从丹田向四梢扩散,身体有膨胀感,此过程称为“开”,属阳。我们把身体随着拳势蓄发变化产生连续的、有节律的胀缩感称为“开合鼓荡”。行拳时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在风中摇曳的充气卡通人,所不同的是:充气人在随风“飘荡”,而我们则是随着拳势变化在胀缩“鼓荡”;充气人轻浮无根,而我们则是上虚下实,沉稳中显轻灵。

  身如气囊的胀缩感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掤劲”, “开合鼓荡”就是体内掤劲充盈变化的结果。掤劲是刚柔相济的弹性劲,是具有球体感的膨胀劲,是太极拳捋、挤、按、采、列、肘、靠等所有劲力的“母劲”,因此太极拳又有“掤劲拳”之称。太极拳掤劲的鼓荡、充盈程度标志着习拳者功夫的深浅,对技击和养生效果影响极大。

  要找到“身如气囊”的感觉,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1、“身如气囊”感觉在本质上是人体能量流遵循自然界“阴聚阳散”规律活动的体现。“阴阳开合”是太极拳的总纲,练拳时要抓住这个纲,纲举目张,使太极拳中存在的蓄发、刚柔、动静、虚实等等多对矛盾体相辅相成、和谐同步,共同促成身体的开合鼓荡。

  2、“蓄吸发呼”是形成“身如气囊”感觉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掌握拳势呼吸,并找到身体“吸缩呼胀”的感觉。

  六、“吸缩呼胀”、“吸轻呼沉”的感觉

  “吸缩呼胀”和“吸轻呼沉”是身体“开合鼓荡”与拳势呼吸相互配合的感觉。“吸缩呼胀”的感觉是:蓄势时,随着吸气内气由四梢向丹田汇聚,身体产生收缩感;发势,随着呼气内气从丹田向四梢扩散,身体产生膨胀感。“吸轻呼沉”的感觉是:吸气时有气流沿督脉上行(“气贴背”)之感,身体上提变轻,使蓄势时身体转换轻盈灵活;呼气时有气流顺任脉下行之感,身体下沉变重,使发势时打击对手沉稳有力。由此可见,拳势呼吸很好地顺应了拳势的蓄发变化,是太极拳运动最合理、最自然的呼吸方式。

  拳势呼吸的方法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蓄吸发呼”,即蓄势时吸气,发势时呼气。只要方法得当,掌握拳势呼吸并不难,这里向拳友推荐如下方法:

  初练时脑子只需想着动作,不要考虑拳式呼吸。太极拳不是呼吸操,不要用“蓄吸发呼”来限制自己的呼吸,这样做会造成呼吸紧张和憋气,对身体反而有害。行拳时呼吸要遵循“细、匀、深、长”原则,任何时候呼吸都要以放松和舒适为本。在套路动作纯熟后就应该习练拳势呼吸,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想着在“定势”时把气呼完即可。因为定势是发势向蓄势的转换点,接下来你就自然会在蓄势时吸气。在定势呼气时,我们不妨去找一找清晨打哈欠、伸懒腰那种舒展的感觉,这样做可以在深长呼气的同时,体会身体伸长放远、节节贯通的舒适感。坚持以上练法,将其习惯化、自然化,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住拳势呼吸。当你在行拳中有了“吸缩呼胀”、“吸轻呼沉”的感觉时,说明你的呼吸已经融入到身体的开合鼓荡之中,开合趁着呼吸,呼吸促使鼓荡,形息互引,形气合一。这时你就掌握了拳势呼吸的奥妙。


正雷太极书院张晋僖老师在中国建行总行授课

  七、“手指胀缩”、“掌心吸放”的感觉

  “手指胀缩”、“掌心吸放”是身体开合鼓荡“形于手指”的感觉。既然是“身如气囊”,手掌作为气囊的一部分,自然会随着身体一起胀缩鼓荡。蓄势时,随着吸气掌心微微内凹,劳宫穴内含,手指有气被抽向丹田而收缩变细的感觉;发势时,随着呼气掌心微微外凸,劳宫穴外放,手指有丹田向外充气而膨胀变粗的感觉。手掌心随着拳势蓄发开合所形成的这种凹凸吸放变化,有类似吸盘吸放的感觉,其实这就是太极拳中常说的“粘黏”劲。传说杨露禅能让鸟儿在自己手掌上欲飞不能,靠的就是掌心这种粘黏劲,让鸟儿失去蹬踏的反弹力。

  吴式太极拳家王培生先生提出了“阴阳掌”的概念,即阴掌对应于太极拳的蓄势,无名指与中指相吸合,阳掌对应着太极拳的发势,五指微微张开。在教授“搂膝拗步”的动作中,要求学员在推掌时掌心有外凸之意,收掌时手心有内凹之意,以此体会太极拳的“粘黏”劲。杨氏太极拳家魏树人先生有“掌心含球”的练功方法,假想两手掌心各含着一只小球,行拳时掌心与小球始终不即不离,练的也是这种“粘黏”劲。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我们体会“掌心吸放”的感觉。手掌是身体感觉最为敏感的部位,故有“太极功夫手上看”的说法,有一天你在行拳时随着拳势蓄发变化手掌出现了胀缩、吸放的感觉,恭喜你已经踏进了太极拳之门。

  八、“口内生津”的感觉

  “口内生津”是行拳过程中口内唾液津津不断。杨式太极拳家李雅轩先生说:“练后有甜液生于口中,便是练之得法处,身心已感泰然。假如练后口中没有甜液发现,这便是练之不得法,心神未静下来,在这种情形下,就不必按时练功了,当速请太极拳明师指正了,否则毛病暗出,则更不易改正。”

  练太极拳应当是一个享受太极拳的过程,而不是拿太极拳来折腾自己,行拳时口内生津便是身心舒泰的一个标识。太极拳练的是否得法,验证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套拳练下来看看口内是否甜液津津,身心是否舒适畅快。太极拳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一身舒适为万法宗”。陈式大极拳家冯志强主张“打拳似休息”,练拳要越练越舒服才算对路,若是觉得辛苦,练法肯定是错了。

  道教解释“活”字为舌边之水,认为“口内生津”是一个人生命活力旺盛的体现。中医理论有“唾为肾之液”之说,口内生津可以滋养肾经,肾水充盈后其他脏器会随之强健起来,因此历代练功家和养生家都将唾液视为健身之宝,尊其为“琼浆玉液”,所以当我们练拳至口内生津时,要将之慢慢咽下。“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愿每位拳友都能在享受太极拳带来的酣畅舒美中获得健康长寿。

  九、“天人合一”的感觉

  “天人合一”是习练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指行拳时将自己的身心融人天地之间,在与大自然进行沟通和互动中获得快乐和升华。太极拳理认为,天地为一大太极,人体为一小太极,行拳时将自己的小太极融入到天地的大太极之中,做到“天人一气”和“天人一理”,便可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现代物理学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能量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流的聚散变化决定着事物的变化与归宿。我们祖先将能量流的汇聚称为“阴”,将能量流的发散称为“阳”,所以天地大太极就是宇宙间能量“阴聚阳散”的表现。太极拳由蓄、发两种拳势互变而成,蓄势时人体能量由四梢向丹田汇聚,为合属阴;发势时人体能量由丹田向四梢发散,为开属阳,所以人体小太极是人体能量“阴聚阳散”的表现。因此行拳时人体通过能量流(内气)的“阴聚阳散”产生开合鼓荡,使个人的拳势与大自然的气势相合,从而实现“天人一气(能量流)”和“天人一理(阴聚阳散)”。


正雷太极书院张晋僖老师拳照

  人在本质上可视为一个能量团和信息流,“天人合一”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进行能量和信息的沟通和互动,因此欲登此境,习练太极拳需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

  1、能量的沟通和互动:

  人作为一个能量团,要找到“阴聚阳散”的感觉,即上述“身如气囊”和“吸缩呼胀”的感觉。由于年龄、性别和体质等差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量聚散生理周期,行拳时如能将拳势的开合变化节律与自身的生理周期合拍,就会产生共鸣而引起鼓荡,达到内外相随的和谐境界。

  2、信息的沟通和互动:

  人作为一个信息流,要多去感受自然意境,从大自然中品味太极拳的拳韵。打拳时“无形无相,全身透空”,将自己融化于天地之间,与大自然进行沟通和互动: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吐纳在清新的空气中,鼓荡在和煦的微风里,沉醉在自然的美景间;心似秋水般澄净空明,身如白云样轻柔舒缓;感受高山大川的磅礴气势,融入春风杨柳的柔美和谐;心中有情,身外有景,物我两忘,飘飘欲仙……这时你便进入了天人合一的佳境,并从中得到自我陶醉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