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的意境与水密不可分!
水与太极密不可分,习练中体会到水的存在,水的态势需要用心用意。
静水缓流的杨氏拳、迭岩流水一梯一级地流淌则像孙氏拳、激流猛旋,湾多滩急的陈氏拳、小河缓缓流淌的吴氏和暗流阴河的武氏,各种太极功力练习过程都是滴水穿石恒心毅力的锤练过程。气和血融入躯体,使其达如毛孔,形之于掌,发之指端,力遍周身,劲透气满经络脏腑,周身如回水漩涡螺旋遍体分布。四肢百骸长而有弹性,内刚而外极柔软,极柔软而后极刚硬。从而达于极柔软,柔软者水,坚刚者冰。
如海水巨浪翻滚
江河洪水奔腾
要敛神定意
处之泰然
水有阴阳,势有动静。静时万籁无声,五行无象,晶莹透明。动时,瞒山过海,力大无穷,势如破竹,无可阻挡。静如水平,动如流行。其顺随,周流不息。静则刀砍不断,离后相连。动则随曲就伸,就底不就高。水分大静与小静,亦分小动与大动。大静,无声无嗅风平浪静,走大圈而气则长缓。小静,微波荡漾,略起涟漪。走极小圈气而聚密,小动则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奔腾向前,连绵不断,势有折叠动荡之感。大动则如海啸狂飙,恶浪滚滚,铺天盖地,无坚不催。猛烈的发劲可使人如受巨浪的冲击,似有排山倒海之势,雷震万钧之力而翻跌绝妙。太极拳至此以是周身一家,乃谓圆整,又要各具体系乃谓分散。圆整者,浑元一气,分散者,周流不息,圆整者发力便是,分散者化劲便是。圆整中有分散,分散中有圆整,圆整时瞬间内劲聚至爆发,发劲时,势不可挡,无坚不催,如光闪电击。分散者,刹那间内劲无影无踪,化劲时,销声匿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意有所使,拳有所动,意必先至,一举动维意先动,意动则身动,意动则气行,气行而遍布全身,方能浑身透空,应物自然,此乃不传门外之秘也。
练习太极拳架是有我之意境,故盘架子要有优美之意境。太极拳以柔化为主,天下至柔莫过于水,故盘架子就要求“行云流水”。拳论讲“上如行云,下如流水”。在练太极拳的修持中,水的意境是拳的精华。由水的品性来看,更可使练太极拳能达到一个高尚的境界和品德。水乃万物之源。但它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那儿低往那里流,那儿洼就在那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此等宁静和达观,是练太极拳的做人道理,也是功法的原则;水的齐心也是练太极拳的一个功法,即其整合性,也就是拳论讲:“一动无有不动”。水一旦融在一起,就团结一心。其威力无比。水之至柔更是太极拳的神髓,柔而有骨,信念追求不懈。而拳理则是以柔化为主,真可谓“天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水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太极拳以阴阳为其变,以水为其本,才有太极拳拳架和推手术的力的来源,也就是太极劲:理解水的包容性、渗透力和亲和力,才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太极拳要求“松静灵活”,而水则有不拘束、不呆板、不偏执,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水无常形”。随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其生机无限。太极拳的拳理完全符合水性,才有柔化的可能。我们练习太极拳一是养生,二是有其技击作用,同时最主要的是有基本做人的道理,也就是“善利万物向不争”。
谈到柔,又要说水,因为“天下至柔莫过于水”,柔不是软也不是弱,而是相对的运动结果。即身法讲的“开合、升降、沉浮”是相辅相成。其中沉与浮,就是利用水的意动,当人体体位上升和下降后,即产生了沉的意动,在沉的意动中即产生了浮的作用。这种意境产生了极柔软而后极坚刚的太极拳的劲,也是我们练拳和太极推手上的基本意动。所谓太极拳的行舟劲,即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浮舟是自己盘架子时产生的沉浮,推手时就有覆舟之意动,也是引进落空的空的作用。这里只是讲意境,真正要做到,还是要从盘架子和推手中去体悟。谈到松劲或者松功时,它不只是一种功法,而是意境,是概念。太极友人们要在实践中去体悟和心悟。
- 上一篇:太极--东方运动之大美!
- 下一篇:早起晨练,这十大误区一定要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