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性格”知多少?赶紧对照一下吧!
太极拳拳谱提出“默识揣摩”、“神宜内敛”,都是收心法门,都是进入潜意识的前行次第。又如“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又说“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种种说法,都明确指出了太极拳的别具一格,是在身内做功夫,要内省、要体悟。这与一般人习惯于在身外做功夫,向身外追求,神气活现、鼓劲斗力,相去已十万八千里了。学习太极拳需要了解太极拳的“性格”。
一、加法与减法
要学好太极拳,首先要丢掉更多的东西,例如:主观固执、好胜粗野、一身僵劲等,要做减法,属于挖。头脑简单,习惯于做加法、只好捧的人,学不好太极拳。心思细致、性格沉静、爱好反躬自省、肯做减法的人,才有学好太极拳的希望。
二、该重视的数字
练太极拳功夫者,百分之九十九弄不对。所以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漫说十年,如无真传,就算一辈子,也是瞎捣鬼,就不止十年而已。
关于太极拳难学难成的论述,拳谱上就有,如:“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遗,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这是在给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打防疫针。
说明如果违背了“十三势歌决”指明的道路,就会枉费工夫,如现在主张推手用顶劲的,就是例子。再如“非有夙慧,不能悟也”。又如“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亦恐枉费工夫耳”。这几句在强调学者应聪慧,不是只讲气力大就可以了事的。
三、太极拳的本质是自动功
练过自动功的就知道,只要全身放松了,思想不对全身进行控制,自己就会花样百出、稀奇古怪地动起来,很多姿势从未见过,这就是潜意识和经络在发挥作用,目的是给自己医病,在实行虚补实泻,使偏胜偏衰的地方,重新得到平衡。
四、太极拳是道法
所谓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道家主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四十三章)。拳谱上提出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就是根据这“至柔”的理论而来。
拳谱上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要不断追求最轻,到最轻就是肌肉已不用力,而是经络在运动了。“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指的就正是经络运动。
我们强调要以腰带动四肢,尽量减少四肢的主动,除了培养全身的完整劲以外,还有一条更主要的理由,如果四肢主动,就会将日常生活中肌肉用力,拉拉扯扯、擒拿摔扭、搂抱顶抗等等劣根性,全都带到太极拳中来,使太极拳面目全非。以腰带动四肢,使四肢尽量被动,这正是我们舍弃拙力的好法子,从而才可能渐渐进入经络运动。
- 上一篇:老前辈总结|太极拳义理及杂谈
- 下一篇: 练习太极让你生理和精神双重受益,如何练好太极拳?